

在融合上下功夫,在错位上做文章。乘重大国家战略强劲东风驶入“快车道”的京津冀协同发展,正成为天津筹谋发展的核心议题。这座肩负“北方经济中心、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”使命的城市,正以更加开放的思路、更加有力的行动,书写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考中的天津责任、天津智慧和天津作为。
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错位谋合作
在筹谋京津冀协同发展中,天津始终围绕“错位共赢”做文章,既彰显责任,也考验智慧。
从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到主要领导密集调研,一系列立足融合、着眼错位的要求被频频强调:“要破除‘一亩三分地’思维”“以强烈责任感和大局意识服务京津冀一体化”“以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三地相向抱团”……
思想上重视抱团,催生行动上支持协作。天津与河北签署合作备忘录,支持和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向河北转移,形成跨区域产业链;支持企业在河北环津地区建立天津产业转移园区;加强港口分工协作,将天津港发展重点转向集装箱业务和邮轮经济,将散杂货业务向周边港口分流;汽车配套适度向河北转移,打造跨区域汽车产业群……
在错位上做文章,还体现在不盲目争抢首都产业外移上。天津瞄准高端化、高新化、高质化方向,通过深度梳理和筛选确定京津未来科技城建设等8个京津重点合作领域和重点项目,在科技、金融、商务等领域签订相关协议,开展深度产业对接合作。
天津市发改委主任张志强说,天津正用更宽广的视野、更博大的胸怀,适应和满足区域发展对天津的要求,重新审视空间布局、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。